佛教标志和符号:一定要区别于纳粹标志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小乡村,寺庙的身影随处可见,佛教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佛教的标志和符号。
“卍”万字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被藏语称为“雍仲”。这一符号最早由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使用,寓意深远。其中,“雍”代表了胜义无生、和谐永恒的象征,即诸法的空性与真谛;而“仲”则代表世俗无灭。
雍仲本教的主要标志是“雍仲恰幸”,它由两个“卍”连接在一起组成。这一符号中,“恰幸”两端的雍仲符号象征着显、密两宗,而居中连接处的两朵莲花则代表了无上大圆满。这一宗教起源于一万八千年前的古象雄王朝,是幸饶弥勒如来佛祖所传教的如来正法,也被称为西藏最古老的佛法。
卍字有两种形式:向右旋的卍和向左旋的卐。根据多处经文记载,卐字相通常是右旋的。《陀罗尼集经》中展示的摩利支天像所拿的扇子中的卐字相则是左旋的。在日本奈良的药师寺的药师佛像脚下也有左旋的卐字相。关于这一符号的使用,最早在印度教的主神如毗湿奴及克利辛那胸前就有卐字相。传说中,凡能统治世界的转轮圣王也具备三十二种大人相,其中包括卐字相。这也被记录在《金刚般若经》中。
值得注意的是,曾使用卐字相作为其主义的标志。此后关于这一符号的使用产生了更多的争论。实际上,在唐朝武则天后时代,曾创造了一个右旋的卍字,念做“万”字,表示吉祥万德的意思。而使用的卐则是斜角形的,佛教的卍则是正方形的。印度教中,右旋表示男性的神,左旋表示女性的神。而在西藏的喇嘛教中则使用右旋的卍,雍仲本教(bon-pa)则使用左旋的符号。这些标志和符号都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佛教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