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节气风俗介绍 芒种有哪些习俗
谈到芒种这一充满生机的节气,人们或许有些陌生。芒种,作为夏季的代表性节气,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民间传统习俗。那么,让我们一同揭开2021年芒种节气的神秘面纱,了解其独特的习俗和内涵。
芒种节气,宛如一场五彩斑斓的盛宴,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习俗之一便是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人们迎花神欢度佳节。时至芒种,百花逐渐凋残,人们在此日举行祭花神仪式,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期盼来年再相会。现场氛围温馨而庄重,有人将彩色线带挂在枝头,有人则将落地的花瓣重新贴在树身上,寓意着它们永不凋谢。
芒种节气还有安苗的习俗。这一活动始于明初,每逢芒种时节,人们种植完稻谷后,都会举行苗圃会,期盼秋天能有个好收成。家家户户都会用新麦面蒸发包,将面捏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再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供品,以此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在贵州东南部的侗族地区,芒种前后还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打泥巴仗节。新婚夫妇在这一天会被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一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后,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便是最受欢迎的人。
芒种节气还有接嫁树的习俗。果农们会在此时进行果树嫁接,让不同的果树结出互补的果实。更有甚者直接用刀在果树上划口子,让果树吸收更多的空气和营养,从而提高果实的产量。
芒种节气简介介绍中提及的芒种(别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芒种时节正是小麦等熟作物成熟和耕种的最忙碌的季节。每年的公历6月5日或6或7日是芒种的日期。此时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民间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如送花神、安苗、打泥巴仗以及煮梅等。这些习俗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无论是城市的喧嚣还是乡村的宁静,芒种节气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这个时节里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还能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