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增城重阳节习俗
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广东增城的独特习俗
九月初九的重阳节,这个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节日,在中国各个角落都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广东增城,感受这片土地上的重阳节习俗。
增城地区沿袭着春秋两祭的传统。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是祭祀祖先的重要日子。这一天,人们会带着丰富的祭品,怀着对已故亲人的深深怀念,前往坟地扫墓祭祖。与其他的祭祖活动相似,增城的重阳节祭祖也有着严谨的祭品和祭式。一些机关、团体、学校等还会组织干部职工和师生到革命烈士墓前,缅怀革命英魂,敬献鲜花。
随着时代的变迁,重阳节又有了新的含义,成为了“敬老节”。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增城的各级、社团在重阳节前都会举办各类敬老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慰问孤寡老人、为老人送医送药、免费体检等,形成了尊老敬老的美俗良风。
重阳时节,秋高气爽,登高成为人们的节日重要活动之一。在增城,人们习惯于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望远,寓意步步高升。青少年们会登上高山放风筝,感受节日的乐趣。而小孩子们则会买风车来“转运”。部门也会组织老人一起登高。
自20世纪80年代起,增城的重阳登高习俗越来越盛行。为防止山火的发生,有关部门对登山活动进行了规定,严禁携带火种上山。如今,开放的登山景点有派潭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增江的焦石岭等。
增城当地的农村,重阳节还有蒸糕的习俗。人们取“糕”与“高”的谐音,寓意小孩快高长大,未来步步高升。制作糕点的过程也是一门手艺,人们会将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加入糕种、红糖,经过发酵后上笼蒸食。米浆发酵得越好,蒸出来的糕越大,质量越好。
增城的重阳节习俗,是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